24h客服熱線

?400 168 5509

IVD行業新熱點|高效液相色譜儀在臨床血藥濃度監測中的應用

 二維碼



前言


高效液相色譜(HPLC)法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監測血藥濃度的方法,具有定量準確、選擇性好、靈敏度高、精密度高等優點,對臨床個體化給藥治療方案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。



01   抗癲癇藥物


1.1 咪達唑侖(MID)/硝西泮(NZP)/地西泮(DZP)

MID、NZP、DZP為治療癲癇的常用藥物,但此類藥物的治療窗較窄,血藥濃度低于治療窗則療效較差,高于治療窗則會出現不良反應,甚至會導致死亡。陳德志等建立同時測定MID、NZP、DZP血藥濃度的反相HPLC法,結果顯示MID、NZP、DZP質量濃度均在204000ng/ml與峰面積呈良好線性關系,回收率為98.2%103.9%,日內及日間精密度(RSD)均<5%。證實該法能夠同時測定三種藥物的血藥濃度,適用于臨床血藥濃度監測。


1.2 奧卡西平(OXC

OXC是卡馬西平(CBZ)的一種10-酮類衍化物,經胃腸道吸收后,在芳香酮降 解酶的作用下能迅速且完全降解成活性代謝產物10,11-二氫-10-羥基CBZ而發揮抗癲癇作用。OXC優于CBZ之處在于其生物利用度高、蛋白結合率低、無肝酶誘導作用、療效好、不良反應少。癲癇患兒應用OXC及其代謝物的個體療效差異較大,應及時進行OXC 活性代謝產物(MHD)的血藥濃度監測,從而達到安全、合理用藥的目的。林志燕等采用HPLC法測定血清MHD并進行分析,結果顯示MHD0.565.00μg/mL時線性關系良好,回收率為99.7%~103.4%,日內RSD0.99%~2.12%;日間RSD 1.23%~4.79%;表明該法適用于癲癇患者MHD的血藥濃度監測。


1.3 拉莫三嗪(LTG

LTG為一種新型苯三嗪類的廣譜抗癲癇藥,臨床上常與CBZ聯合治療部分性癲癇發作;而CBZ能誘導 LTG的代謝,導致LTG 血藥濃度下降,從而降低藥效。因此,對其開展血藥濃度監測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。何大可等應用反相HPLC法同時測定LTG CBZ的血藥濃度,結果顯示LTGCBZ的血藥濃度分別在0.3140.00μg/mL0.1620.00μg/mL時線性關系良好,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8.69%和98.14%,日內RSD分別為1.6%~5.8%和1.5%~2.8%,日間RSD分別為3.4%~6.5%和5.0%~5.7%,表明該方法回收率高、精密度好。


02   抗腫瘤藥物


2.1異環磷酰胺

異環磷酰胺為磷酰胺衍生物,屬氮芥類烷化劑,治療各種實體瘤和白血病均有效。若該藥應用劑量過大,可導致患者發生嚴重嘔吐、昏睡、意識不清等。陳新謙等采用HPLC法測定人血清中的異環磷酰胺,結果顯示異環磷酰胺的血藥濃度在10200mg/L時線性關系良好,平均回收率為99.2%,表明該方法準確度好、精密度高,適用于異環磷酰胺的血藥濃度監測。


2.2甲氨蝶呤(MTX

MTX為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,廣泛應用于白血病、淋巴瘤、絨毛膜上皮癌等 惡性腫瘤的治療,尤其是臨床上常用大劑量MTX結 合亞葉酸鈣化療方案來治療骨肉瘤.吳雪梅等采用Supdelean萃取小柱提取血漿中的MTX,以HPLC法測定血藥濃度,顯示MTX與血中內源性雜質分離良好,絕對回收率為92.64%,線性范圍為0.104 104mg/L,表明該法回收率高,可滿足血藥濃度監測的需求。


2.3依托泊苷(VP16

VP16屬于有絲分裂抑制劑,為細胞特異性藥物,是兒童急性白血病化療方案中的常用藥物。VP16除可引起骨髓抑制、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外,還可使已治愈的急性白血 病患兒繼發治療相關性白血病,且預后極差。藥物研究顯示,VP16的療效和不良反應與血藥濃度有關。陸曉彤等采用HPLC法測定白血病患兒血漿中的VP16,結果顯示日內回收率為93.56%~96.24%(RSD1.07%~2.63%),日間回收率為92.85%~94.26%(RSD 3.55%~5.89%),表明該法簡單方便、靈敏度高、專一性好,適用于臨床樣本的監測。



03   抗感染藥物


3.1 齊多夫定(AZT)/奈韋拉平(NVP

臨床上AZT、NVP常聯合應用于艾滋病的治療,為使得藥物在有效濃度發揮最佳效能,李燕青等建立了一種 快速、靈敏并同時測定這兩種藥物濃度的HPLC法,結果顯示 AZT高、中、低(4、1、0.1μg/mL)以及NVP高、中、低(40、10、1μg/mL)血藥濃度的平均回收率均<10%,線性范圍分別為0.055、0.55μg/mL;表明該方法靈敏、準確、簡單、快速,可用于同時服用AZTNVP的患者臨床血藥濃度監測和藥代動力學研究。


3.2 利福平(RFP

RFP是肺結核患者的首選藥物,屬肝藥酶誘導劑,其血藥濃度個體差異很大,長期服用者血藥濃度降低。閆鋒等采用HCLP法測定了RFP血藥濃度,結果顯示 RFP0.516.0μg/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,平均回收率為99.43%,表明該法準確、靈敏,適用于血藥濃度監測。


3.3伊曲康唑

伊曲康唑是一種合成的廣譜抗真菌藥,對皮膚癬菌等各種酵母菌和真菌感染均有效。其在體內部分代謝為羥基伊曲康唑,同樣具有抗真菌活性。由于兩者的個體差異較大,因此對其開展TDM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。陳鈞等采用HPLC法測定了伊曲康唑及其代謝產物羥基伊曲康唑的血藥濃度,結果顯示伊曲康唑和羥基伊曲康唑的線性范圍均為5500ng/ml,提取回收率均 >80%,日內、日間RSD 均<10%,表明該方法適用于兩種藥物的血藥濃度監測和藥動學研究。



04   免疫抑制劑


4.1 環孢素ACsA

CsA是一種強力免疫抑制劑,在臨床上主要用于預防同種異體器官或組織移 植所發生的排斥反應。在臨床應用中,CsA的血藥濃度過低則達不到治療作用,過高則會引起惡心、嘔吐等不良反應。為使CsA發揮最佳的治療作用,侯鐵柱等采用HPLC法測定CsA的血藥濃度,結 果顯示其在502000ng/ml 時峰面積/內標峰面 積與濃度線性關系良好,方法回收率97.3%~98.9%,萃取回收率為73.9%~79.4%,日內、日間RSD均 <5.2%;表明HPLC法操作簡便、快速、準確可靠,可用于CsA的血藥濃度監測。


4.2嗎替麥考酚酯(MMF

MMF 是預防和治療 異體移植器官排斥反應的免疫抑制藥物,口服后可 迅速經腸道吸收,脫酯化后轉化為有活性的霉酚酸 (MPA),從而發揮免疫抑制作用。由于MPA的治療窗窄,藥動學過程個體差異大,因此對其開展TDM有重要的臨床意義。彭明麗等結果顯示,HPLC法測定血漿MPA0.20 49.96μg/mL時線性良好,平均回收率均>90%,日內RSD均<10%,日間RSD 均<15%,表明該法適用于MPA血藥濃度監測。



05   其他藥物  


華卡等建立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(HPLCMS)的方法同時測定人血漿中的胺碘酮及去乙基胺碘酮,張相彩等采用反相HPLC法測定雷米普利血藥濃度,邱暢等建立高效液相色譜-電噴霧串聯質譜法測定人血漿中瑞舒伐他汀血藥濃度,結果均顯示其具有較高的準確性、精密性和靈敏度,且操作簡便、快速,適用于血藥濃度監測。



06    結 語   


HPLC法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血藥濃度監測方法,而色譜柱作為分離、分析樣品的重要載體,對進行分析的樣品純凈度要求高,使得此方法對樣品的前期處理要求高。目前針對色譜分析中樣品前處理繁瑣的難題,艾迪邁醫療成功研發上市了一款全自動樣本處理系統,具備體型小、速度快、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,可實現與常規色譜或質譜串聯使用,采血管直接上樣,自動在線執行從樣品前處理、自動送樣到色譜或質譜系統的全程自動化操作。并配套有相關試劑盒與質控校準品等系列商品化產品,無需方法開發。提高了工作效率,減少了人為誤差,避免了生化感染的風險,能讓色譜質譜系統在臨床血藥濃度監測領域得到更好的應用。產品咨詢熱線:400 168 5509 。
參考文獻:范玲,于棟偉,山東醫藥2015年 第55卷 第32





END    





分享到: